你需要了解的防雷基础知识 |
发布时间:2025/6/3 访问人数:41次 |
雷电的形成机理,雷电的形成源于积雨云。云团在形成过程中带电一一部分带正电,部分带负电。它们对地面产生感应作用,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也出现异性电荷。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,云间或云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击穿空气,出现“先导放电”,当到达地面时(地面上的建筑物,架空输电线等),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。由于电荷的剧烈中和,产生巨大雷电流,并伴有耀眼闪电和隆隆雷声,最终形成雷电。
一、防雷基础介绍
l 1、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,归为大气物理学,雷击的分类方法比较多,按雷击形式分三类:直接雷击、感应雷击、球形雷。
l 2、直接雷击:雷云对地面某一点或雷云之间的迅猛放电。主要破坏对象是野外的建筑物、人、畜等。
l 3、感应雷击:直接雷击发生时,由于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引起的过电压。其主要破坏对象是电子设备。电力二次设备防护是感应雷击防护。
l 4、球形雷:飘浮的带电高能量的球体,发生几率很小,目前还没科学的认识,有科学家认为是一个发生“核聚变”的气体球。其危害也是随机的。
 一、防雷基础介绍
l 雷电的危害性
l 雷电是人类社会八大灾害之一,据初步统计全球每年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0亿美元。在中国一个大中型以上城市每年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。
一、防雷基础介绍
l 雷击危害的几种形式:
l (1)热效应的破坏作用,雷击中心通道的温度可达3000度以上。
l (2)冲击波的破坏作用,雷击通道因温度高使气体快速膨胀,产生冲击波,该冲击波对人、畜有很大的伤害,对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。
l (3)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,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流过导体时,导体之间有强大的电磁力作用。 l (4)感应雷电的破坏作用,雷击时,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,该电磁场损坏附近的设备,处在该电磁场内的导体会感应到感应电动势,即过电压。
l (5)雷击引起的高电压反击,雷击时附近某处产生高电压,该高电压对其附近的人、畜、设备等都有危害。
|